关爱泌尿畸形儿童援助工程启动仪式正式启动

河北关爱贫困农名工家庭志愿者宣誓活动暨丛台区中医院关爱泌尿畸形儿童(尿道下裂等)援助工程启动仪式正式启动
元月4日,由河北网健康频道、邯郸义工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金丝带公益救助组委会主办《河北关爱贫困农名工家庭志愿者宣誓活动暨丛台区中医院关爱泌尿畸形儿童(尿道下裂等)援助工程》在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正式启动。原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医院博士男科臧美孚教授,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院长陈尚国等男科进行出席了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的李和平主任谈了农村儿童泌尿畸形疾病的发病率,臧美孚教授宣布关爱泌尿畸形儿童援助工程正式启动,同时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志愿者们捐赠的米、面、油等爱心物资和新年红包送到现场的农民工兄弟手中。

《河北关爱贫困农名工家庭志愿者宣誓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农名工家庭的泌尿畸形儿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为贫困人群提供更多帮助。
启动仪式上臧美孚教授、陈尚国院长、李和平主任发表讲话:
原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医院博士男科进行——臧美孚教授
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因经济条件差,农民得了小病就忍着,得了大病不得不到城里,但又因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很多家庭不得不望洋兴叹。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举办此次活动,切实为民众,缓解了儿童泌尿畸形治疗的部分问题。

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院长、生殖整形学科带头人——陈尚国
尿道下裂手术的本质是整形手术,它要求手术进行从美学观点出发,辨证考虑形态与功能的统一关系,权衡利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进行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手术的成败。
尿道下裂需通过外科手术矫正畸形,但绝不可以只依赖手术治疗,错误地认为手术可以“一劳永逸”。要明确尿道下裂的病因,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从选择手术的时间到手术前后阴茎及睾丸功能的维持和保护都必需内科参与。术前需查明病因,以免因轻率手术引发二次手术的危险。
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主任——李和平
据我国先天性出生缺陷监测机构统计,每300-600个出生的男孩,就有1位尿道下裂的患者。根据我国先天性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的统计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达到了每出生125—500个男孩中里就有一个尿道下裂的患者。
丛台区中医院国家级临床重点尿道下裂微创科研基地
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是河北较早开展尿道下裂专项研究的医院,医院集尿道下裂发病研究、尿道下裂疑难病例会诊、高难度尿道下裂手术补救、尿道下裂治疗技术推广以及尿道下裂的预防护理等为一体,每年开展近500例尿道下裂手术。截至目前,已成功为来自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10几个省市的几百名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其中不乏在各地医院经过2-6次手术失败的病例。

这些病例往往病情复杂,再次手术的基础条件更差,如:大多同时合并有尿道缺损、尿道瘘、尿道狭窄、局部手术瘢痕多、可再利用的皮肤少等情况,但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却能一一攻克难题,为这些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案例一则:
小李夫妇已经30多岁了,终于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全家无不欢喜。但一个月后,妈妈发现他的生殖器有问题,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夫妇俩甚至怀疑宝贝是一个阴阳人,心情糟糕透了。夫妇俩抱着孩子来看进行。进行仔细检查了孩子后说,宝贝是一个男孩没问题,他的双侧睾丸是正常的,只是患有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泌尿生殖畸形,需要手术治疗,这种手术对进行的资质和医疗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昂贵的手术费用,夫妻俩一再望而却步。但是为了能让儿子做个正常人,夫妻俩边找爱心人士募捐,便寻找治疗尿道下裂的医院。
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通过报道听说了这样的家庭,联系到了孩子的父母,愿意为孩子做尿道下裂手术,并且免去了一定的手术费。患者于2014年12月7日首次会诊,经进行会诊后建议实施一次手术完成治疗。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治疗,两周发出导尿管,排尿通畅,尿液自新尿道口排除,并有部分尿道自原漏口渗出,缝合处无尿液渗出,无其他不适。
主治进行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院长陈尚国说,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先天性阴茎畸形,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为1‰~3‰。本病为多种基因遗传所致,有明显的家族倾向,但具体因素尚不清楚。目前,改良型Snodgrass尿道下裂成形术对尿道下裂的治疗已经能达到一个空前的治疗水准,不再是疑难病。
为切实减轻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今年邯郸市丛台区中医院进一步扩大了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新将儿童尿道下裂、假两性畸形等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